新聞

2025年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 - 2025年2月
建構正向校園 啟發學生多元發展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致力於推動全人教育,堅持以校訓「勤、儉、忠、信」作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知識技能、獨立思考能力、勇於承擔責任和關注社會事務的良好公民。區瑋峰校長領導高可寧紀念小學朝著四大主要方向:營造關愛正向健康校園、提供多元化活動發展學生潛能、將中華文化融入課程及校本特色課程,期望在校內透過獎勵計劃、多姿多采的活動以及別開生面的課堂,推動學生成長,令潛能得以發揮,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啟迪。
建立正向校園氛圍 助孩子愉快成長
區校長指出:「學校希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關愛和正向的校園,幫助孩子提升幸福感,讓他們快樂地成長。」為此,學校從兩大方向着手,令學生在充滿關愛和正向的校園茁壯成長。
「Super Kids」獎勵計劃讓學生在三大範疇(勤學、自律守規、才藝服務)表現自己,培養積極正面的態度,展示生命的美好。教師在課堂中即時給予積點獎勵,學生可以憑積點兑換校本設計的禮物。區校長補充:「禮物的名稱別具深意,例如稱雨傘為『遮風擋雨傘』,目的是傳遞禮物背後的真正寓意,當學生看見這些禮物的時候,便想起自己克服困難的過程,也希望他們感受到學校時刻都陪伴着他們。」為了更深入瞭解學生的需要,拉近關係,今年特設大獎「我和區校長有個約會」,校長與學生一起共晉午膳,分享生活上的樂事。
其次,學校推行「Just Feel感講夥伴學校計劃」,以預防為本,促進家、師、生的攜手合作,共同構建同理心的校園文化,支持學生在情緒和學習上的需求。該計劃以社交情緒教育為主,涵蓋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社交認知、負責任的決策和人際關係五大元素,從低年級開始,階梯式地促進孩子在社交情緒方面的成長。同時,學校計劃優化班級經營,讓孩子在班級活動中學會溝通與協作,助孩子愉快成長。
多元活動發掘潛能 專家入課支援發展
學校深信每位學生都有待發掘和進一步發展的潛能,因此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學生探索興趣、展現潛能,並促進他們的多元智能發展。特別地,學校將星期二的下午時段劃分為專家入課時間,例如小鼓隊、小提琴、校園電視台、籃球和武術,同學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門訓練,由專業導師和擅長相關領域的校友授課,既能發展學生的興趣與才能,又能透過與校友的聯繫,傳承學校的精神,使學習過程更具親切感。
得益於學校的栽培,學生在不同的校外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例如,學校在香港學校朗誦節獲得冠軍;在「空中足球無人機邀請賽」中榮獲銀獎;在中國香港武術聯會主辦恒基全港學界武術比賽2024中,勇奪初級長拳、初級槍術、初級刀術冠軍,全能運動員季軍,展現出色的表現,更有學生先後加入香港武術代表隊。
中華文化結合不同範疇 深化孩子對祖國的認知
中華文化多元豐富,涵蓋不同領域,學校致力於讓學生在學習中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特設的中華文化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學習書法和茶藝。書法專家到校教授正確的握筆和書寫方法,並講解文字的發展,讓學生感受書法所帶來的閑適與寧靜;茶藝師則教授傳統的沏茶技巧,並結合教育局提倡的「4Rs」精神健康概念,在學習中融入靜觀元素,以促進身心靈的健康;學校更安排武術入課培養學生的團結、堅毅等價值觀;一年一度的中華文化日活動更讓學生展現全學年中華文化課程成果,並透過宏揚國粹,如變臉、雜耍等活動,建立健康的身心靈及感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各科目亦會舉辦活動,提升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視藝科舉辦製作煙花畫迎國慶活動及填色比賽;中英文科書寫心意卡活動祝賀國慶;常識科以展板介紹祖國誕生的由來;圖書科以圖書展覽推行「齊來認識中華文化」活動,加上學校升旗隊進行升旗儀式及教師進行旗下講話,學生獲益匪淺。
學校亦著重親身體會祖國的文化,例如到廣州黃埔軍校進行軍事訓練,加強堅毅、責任感及國民身份認同等價值觀;到訪姊妹學校及西安作文化交流,透過參觀名勝古蹟及參與非遺文化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學校將中華文化與多個範疇相結合,不僅讓學生獲得多元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文化內涵,促進了身心靈的全面發展。
常識科LBD課程 從體驗中學習
學校設有常識科LBD課程,透過「Learning by doing」的模式,透過體驗學習訓練解難、合作及說話技巧。在課程中,老師將通過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引導他們親自進行實驗,以深入理解相關知識。例如,透過種蔥實驗記錄蔥的生長過程,從而了解植物的成長;而模擬消化系統的實驗則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的消化過程。
課程安排上也會走出校園,認識社區,讓學生了解自己是社區的一部分,鼓勵他們關心社會。學校將安排「大任務」,邀請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讓家長見證並分享學生的成就和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學生向家人表達愛,進一步融入價值觀教育。
CoolThink 融入課程 遊學團了解創科發展
隨著創新創科成為社會的大趨勢,學校不斷與時並進,為學生打下扎實的 STEAM 基礎。例如學校在數年前已參加 CoolThink 計劃,並作為先導學校,將其融入高小的資訊科技教育中。透過教導學生使用激光打印、無人機及 App Inventor 等工具,培養他們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創造力、邏輯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接觸更多前沿技術,去年校方帶領學生參加「香港中小學閃遊大灣區計劃」,前往南沙了解當地的創新科技發展,透過高端科技製茶及茶包的運作原理,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圖書歸還系統及自動識別圖書分類系統,並參觀廣汽汽車館,認識自動導航、聲控系統及 AI 識別路障等科技,學生能了解電動汽車的內部構造和電池推動原理。這次活動讓學生近距離體驗低碳環保的建設技術及智能製造的高水平發展。